打造地球表面“阳光扫描仪”

内容摘要本报讯(记者高雅丽)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胡斯勒图、石崇等与合作者,率先构建了基于国际最新一代地球静止卫星的多星组网地表太阳辐射观测(GSNO)系统,建立了多源异构卫星观测遥感模型,实现了近全球尺度地表太阳辐射最高时空分辨率的探

本报讯(记者高雅丽)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胡斯勒图、石崇等与合作者,率先构建了基于国际最新一代地球静止卫星的多星组网地表太阳辐射观测(GSNO)系统,建立了多源异构卫星观测遥感模型,实现了近全球尺度地表太阳辐射最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能力,并同步提高了探测精度。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创新》。

这相当于给地球表面装上了“阳光扫描仪”,可精确监测地表太阳辐射变化,为清洁能源利用、农业估产、气候变化应对、人体健康维护等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团队实现了中国风云四号卫星、日本葵花八号卫星、欧洲第二代气象卫星和美国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等国际最新一代地球静止卫星的一体化融合应用。该系统通过多星组网观测,实现从区域到近全球观测的跨越。该系统可同步解析近全球的太阳短波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紫外线A/B波段及其直射与散射分量。

团队针对性地构建了适用于每颗卫星的高精度云遥感算法,开发出人工智能及辐射传输模型相结合的快速辐射传输模拟器,使辐射传输计算速度提升9万倍,误差小于0.3%。研究人员通过整合以上核心技术,构建了应用于GSNO系统的地表太阳辐射遥感算法。通过算法创新,破解了每颗卫星云干扰及快速辐射传输计算难题。

目前,GSNO系统可以提供空间分辨率5公里、观测频次每小时1次的近全球地表太阳辐射监测数据,显著优于欧美权威产品,实现了空间分辨率的数量级提升,可精细捕捉台风路径、青藏高原等局地辐射变化。通过对比全球地基实测数据,基于GSNO系统的地表太阳辐射数据日均误差为每平方米27.48瓦,可为局部地区气象灾害监测、光伏电站选址等提供精细化、高精度支持,并为高时空分辨率地球系统模式提供数据驱动。

相关论文信息: 10.1016/j.xinn.2025.100876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