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朱虹)记者4月7日从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饶河农场湿地日前监测到,东方白鹳种群产下了今年首枚鸟蛋,标志着这一国际濒危物种在三江平原腹地的繁殖进入新阶段。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的全球繁殖地目前仅存两处,即我国三江平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凭借丰茂的水草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被誉为“东方白鹳的伊甸园”。今年气温回暖较早,100余只东方白鹳较往年提前一周入驻保护区搭建的100余处人工巢。保护区则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时守护这些“湿地精灵”。
“我们针对东方白鹳体型大、难寻野生巢穴的特性,专门搭建人工巢,助其安心繁殖。”保护区负责人介绍。饶河农场湿地位于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湿地9715.33公顷,江河湖沼星罗棋布,水域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当地持续实施生态补水、栖息地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
随着东方白鹳产卵成功,饶河农场湿地即将迎来候鸟迁徙高峰。据了解,保护区将强化24小时巡护,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候鸟盛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