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饿了么”杀入,即时零售正演变为生态整体对抗

内容摘要近日,即时零售的战场硝烟四起。今日早间,淘宝闪购推出免单抢购活动,其后不少网友反映淘宝闪购崩了,出现页面白屏、无法进入等问题。对此,淘宝官方客服表示,“目前没有看到这个页面,进入是正常,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截图上面也有显示,说明访问的人比较

近日,即时零售的战场硝烟四起。

今日早间,淘宝闪购推出免单抢购活动,其后不少网友反映淘宝闪购崩了,出现页面白屏、无法进入等问题。对此,淘宝官方客服表示,“目前没有看到这个页面,进入是正常,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截图上面也有显示,说明访问的人比较多。”

此次活动与阿里押注即时零售赛道有关。五一假期前夕,淘宝与饿了么共同官宣杀入即时零售的战场,行业局势迎来骤变。

4月30日,阿里宣布将淘宝“小时达”业务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并联合饿了么共同加大补贴。至此,阿里系的加入,让即时零售的赛道更为火热,也意味着中国即时零售市场将进入“三国杀”的新较量阶段。

淘宝升级“小时达”业务

阿里宣布淘宝“小时达”业务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并在淘宝APP首页以一级入口呈现。“淘宝闪购”此次升级依托成熟品牌商家供给,目标覆盖200个核心连锁品牌。目前已有300多万家门店接入服务,涵盖3C数码、快消品等品类,运力由饿了么保障,可实现30分钟送达。

据悉,淘宝闪购由饿了么重点保障外卖配送服务。此次升级,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聚焦消费者福利、大力度补贴用户,全国城市商户报名踊跃,原定于5月6日的全量上线提前至5月2日。

消费者在饿了么app搜索“超百亿”后,会进入“超抢手”活动页面,“饿补超百亿”与“推荐”“超值抢购”“单人餐”等频道一起并列。网友们纷纷晒出补贴力度,使用补贴优惠券后,0.4元可以买到“一点点”、1.4元可以点到“茶百道”等。

淘宝闪购订单数量的激增,带动饿了么多地订单整体爆发。5月5日晚间,饿了么官方宣布,截至5月5日20时28分,来自淘宝闪购的当日订单已突破1000万单,此时距离淘宝闪购业务正式上线仅6天。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随着阿里系(淘宝闪购、饿了么)的全面入局,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补贴转向更深层次的价值竞争。其中,京东以“品质外卖+零佣金+五险一金”为核心,主打高端餐饮和品牌商家,试图通过高性价比的供应链能力吸引注重食品安全和品质的用户群体。美团则延续其“高频低毛利”的打法,通过闪电仓模式快速扩张前置仓网络,覆盖生鲜、日用品等高频刚需品类,目标是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万能入口”。淘宝闪购依托天猫成熟的品牌商家体系,优先接入200个核心连锁品牌,利用阿里生态内的电商资源实现“低价+快送”体验,目标是在服装、3C数码等非标品类上建立差异化优势。

陈礼腾认为,三者的战略差异本质上反映了对用户需求的细分:京东追求高端品质、美团聚焦高频刚需、阿里强调品牌协同。这种差异化竞争缓解了直接的价格内卷,升级为更高层面的价值竞争。

从“外卖入口”到“生活基建”

近段时间,外卖行业可谓锣鼓喧天,京东和美团打得如火如荼,引来了无数的关注。此次,饿了么下场,也让外卖的双杀之战,演变为“三国杀”局面。饿了么的入局,能否在多个层面打破僵局还未知,但外卖市场乃至即时零售市场一定会发生变数。

事实上,即时零售市场近些年来热闹纷呈。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该品牌定位为“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联合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旗的零售商、品牌商与本地中小商家,满足消费者日常购物需求,下单后平均30分钟送达。

此前,美团副总裁、闪购事业部负责人肖昆指出,消费者在生鲜食品、酒水饮料、日用百货、3C家电等商品上的消费黏性和频次持续提升。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

对于京东而言,即时零售则被列为“三大必赢之战”。去年,“秒送专区”和“秒送频道”在京东App首页的核心位置上线,并且已覆盖至全国更广泛的区域。通过整合“秒送”频道、达达骑手网络与主站流量,并试图以高频的外卖订单,京东希望带动生鲜、3C数码、医药等低频即时零售品类的增长,形成“电商+本地生活”的协同效应。

此前,京东外卖宣布日单量已突破1000万单。同时,京东已经上线“自营秒送”电商业务,全国已经有超过10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接入秒送,平均送达时间快于30分钟。秒送业务已基本实现全品类覆盖。

即时零售的战场早已硝烟弥漫,美团闪购日均订单突破1800万单,京东已经上线“自营秒送”电商业务,此时阿里的加码,无疑是在 30分钟送达的赛道上更添一把旺火。这场外卖大战的较量,本质是平台们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渗透战,也是在供应链、生态系统等多维度的较量。

从整个市场角度来看。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正以年均50%的速度狂奔,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指出,预计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陈礼腾认为,即时零售的竞争已超越单一业务范畴,正演变为平台生态的整体对抗。京东通过外卖高频场景反哺其3C、家电等高毛利业务,美团则以“零售 + 科技”的战略,将外卖作为本地生活超级入口,逐步渗透酒水、鲜花、电子产品甚至家政服务。阿里系的淘宝闪购则走了一条“轻资产重协同”的路径,整合饿了么、盒马及天猫的即时零售资源,打造“电商+本地服务”的融合生态。未来,如何将即时零售嵌入自身生态的“毛细血管”,并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匹配与高效协同,谁就能占据优先主动权。

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零售商业评论、电商派pro等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