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神奇的物质,能在 5 分钟内给车辆补充 700 公里的续航呢?
除了汽油之外,氢也可以。
现代汽车的新一代 Nexo 最近在海外亮相了,它在前机舱内部装配了一个氢燃料反应堆,通过氢和氧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和电能,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直接为车辆提供动力的则是一个最大功率为 150kW 的驱动电机,由一块 2.64kWh 的缓冲电池供电。在它的带动下,这辆车车百公里加速仅需 7.8 秒,在加注 6.69 公斤氢燃料后,续航里程约 700 公里。
整体原理上其实有点类似于目前的串联式增程。
此次发布的 Nexo 是第二代车型,第一代车型于 2018 年发布,但直到 2023 年才在国内上市,当时售价约为 80 万元。
此次的新款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 4750/1865/1640 mm,轴距 2790 mm,外观上和第一代差别还是蛮大的,整体设计比较棱角分明。
内饰上则是这样子,和现在纯电车型的设计还是蛮像的,仪表和中控屏练成一体,同时采用了旋转式电子怀挡和贯穿式空调出风口,配置上也给了 B O 音响、 HUD 抬头显示、手机无线充电、车道保持辅助、智能巡航控制、全景影像以及电子外后视镜等等。
看多了现在各家为了降低风阻的圆润式造型,这种有棱有角的造型,还是蛮复古的。
在过去的27年里,现代汽车之所以能够毫不动摇地迎接这一挑战,并采取果断行动,是因为我们对氢的价值坚定不移的信念。(现代汽车副会长张在勋)
现代对于氢能源相当执着,最早在1998年成立了专门的氢研究和开发机构,到 2013 推出了「途胜 ix 燃料电池」,是世界上第一家量产氢电动汽车的企业,2018 年推出的 Nexo 系列车型在全球累计卖了 4 万辆左右。
在 3 月 20 号举行的股东大会上,现代汽车甚至把氢气事业列入了公司章程宗旨。
对于氢能源汽车的销量问题,现代汽车则表示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在化石能源的替代之路上,氢能源曾经是相当重要的一条技术路线。
其中日本和韩国是全球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最坚定的两大国家,起步早、专利多、推广力度也大。韩国曾计划在 2025 年向 1.1 万辆氢燃料汽车支付高达 7218 亿韩元(约合 360 亿人民币)的补助金,并将氢燃料公交车的燃料补贴将从每公斤3600韩元提升至5000韩元(约合 25 元人民币)。
但在如此大力的支持下,相比起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汽车在乘用车上却一直没有什么起色,主要原因还是出在相比电能,氢能在汽车上往往需要经历「电→氢→电」的转换过程,综合效率仅有 30% – 40%,远低于纯电动车的直接充放电。
而且由于氢燃料电池系统依赖铂催化剂,储氢罐制造也需要碳纤维复合材料,导致氢能源汽车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往往是同级电动车的两倍。
在补能体系的建设上,加氢站也远不如充电站来的方便,由于安全性的问题,加氢站的建设周期比充电站要长一倍不止,所以覆盖率和增长率也都很低。
董车会大致搜索了一下广州附近的加氢站,最近的一个开车过去都要 20 公里。
当然,氢能源也不是一无是处,氢能在商用车、船舶等重型领域的存在感还是很强的。
中国在氢能源的发展上一直主打商用车市场,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氢国和氢气应用国,而且加氢站数量也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4 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 5548 辆和 5405 辆,主要应用在公交、环卫、城市物流配送、冷链运输、渣土运输等领域。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