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印度国内通信业发展存在严重失衡,数字鸿沟巨大,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发展不均衡,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
4.另一方面,印度本土4G技术堆栈已准备好出口,但在6G技术研发方面,印度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6G技术研发与4G、5G发展一脉相承。
印度试图复刻中国的成功路径,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MWC2025上,印度通信部长Jyotiraditya M Scindia雄心勃勃地表示:“印度要成为未来6G技术的领导者。”
的确,近年来印度5G网络部署速度较快,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网速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巨大的数字鸿沟仍然存在,包括有线宽带和移动宽带、城市和农村之间。而且,印度在通信技术标准体系中的实力比较孱弱,想要成为6G技术领导者,也许只是印度式叙事。
2022年10月,印度正式启动5G商用,两家主要运营商Bharti Airtel和Reliance Jio先从德里、孟买等数个大城市开始部署5G网络,而后向全国范围扩展。此时,印度的移动网速水平只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全球排名也相当落后,位居第113位。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到2025年1月,印度的移动网速提升至151.8Mbps,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7倍,排名也大幅攀升至第18位。
Jyotiraditya M Scindia在MWC2025现场高调表示,印度的5G网络部署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过去两年间建设50万个基站,目前覆盖全国99%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2%。每GB数据流量成本下降97%,可以说是世界上数据传输最经济的国家之一。”
但实际上,印度5G网络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中国。从2019年6月发放5G牌照后两年间,中国建设近百万个5G基站。
在4G、5G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印度的互联网用户规模在快速增长,“10年前我们只有2.5亿户互联网用户,现在已经达到9.7亿户。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置信的成就,也只有印度能够实现。”Jyotiraditya M Scindia说道。
他还披露,印度的光缆长度已经达到110万公里,现在正在实施农村宽带计划,投资将达到160亿美元,“目前已经连接20万个村庄,未来将会连接剩余的40万个村庄”。
虽然印度的互联网用户规模在快速增长,移动网速水平在快速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印度国内的通信业发展存在严重失衡之处,数字鸿沟巨大。
根据印度电信监管局(TRAI)公布的数据,2024年6月底,印度有9.4亿宽带用户,其中:移动宽带用户为89892万户,占比高达95.55%;有线%。换而言之,在印度,20位宽带用户中,只有1位使用有线宽带。
从国际电联公布的数据来看,相比移动宽带,固定宽带更加凸显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之间的连接差距。由于价格高昂和缺乏基础设施,在低收入国家中,使用固定宽带的用户数量远远少于移动宽带用户。
其次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同样是基于TRAI公布的数据,在印度的4183万有线%位于农村。
也就是说,印度的有线宽带普及率远远不及移动宽带,在此基础上,农村有线宽带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区域。
国际电联ITU发布的《ICT服务可负担性》(2023年)报告显示,印度的固定宽带负担仍未及格。印度的固定宽带接入成本在月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中的占比达3%,ITU设定的及格线%(越低越好),我国则是0.42%。
在MWC2025现场,Jyotiraditya M Scindia介绍,印度工业界、学术界、国家研究机构和标准组织发起了Bharat 6G联盟,重点是通过促进电信解决方案的研究、设计、开发、现场测试、安全、认证和制造的生态系统,为未来的 6G 系统设计、开发和部署技术。
他表示,Bharat 6G联盟已与美国、韩国、日本、德国、芬兰、巴西和英国等国家签署多项协议,以促进 6G 领域的研究活动,要推动印度成为未来6G技术领导者。
在演讲中,Jyotiraditya M Scindia还表示,印度本土4G技术堆栈已准备好出口。实际上,这并不是印度第一次披露本土4G出口的消息,早在2023年,印度就表示“至少9个国家有意尝试印度本土开发的4G/5G堆栈”,但之后并无下文。
在印度,国有电信运营商BSNL负责建设印度本土4G网络,使用印度研究机构所研发的4G骨干网,但进展一直不顺利,导致BSNL的移动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去年,印度媒体报道称BSNL在寻求诺基亚和中兴通讯的帮助,显然,这家运营商对印度本土4G技术不太满意。
但实际上,这是巨大的挑战,因为6G技术研发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和4G、5G发展一脉相承。知识产权网站 Patently 最近发布的《2025 年全球 5G 标准必要专利百强权利人》报告显示,SEP(标准必要专利)权利人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华为(15%)、高通(9.8%)、三星、LG、爱立信、中兴通讯、诺基亚、OPPO、大唐电信和 vivo。而从国别来看,中国拥有的SEP数量占比高达40.8%,其次是韩国(18%)、美国(15.1%)、日本(8.6%)、瑞典(7.4%)、芬兰(5.4%)与其他(4.7%)。
0 条